连云港全媒体融合打造普法宣传新矩阵
2025-03-28 11:13:00  来源:法润江苏

连云港市积极顺应互联网传播趋势,以“全媒体、多维度、强互动”为核心,通过全媒体矩阵搭建、文化IP创新、技术融合应用,构建“直播+产品+渠道+创作”四位一体的网络普法体系,实现普法宣传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不断提高普法的精准性实效性。

一是直播普法,打造全民参与的法治课堂。顺应信息传递获取新趋势,创新普法形式,以直播为载体,通过多平台联动,实现普法教育的高效触达。依托微信视频号开设《普法直播间》公益普法栏目,累计播出88期,吸引75万人次参与直播,总访问量达490万次,并获江苏政法微博同步转播28期。以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为主线,举办《晶太子说法》线上直播普法40期,参与21万人次。海州法院推出的“法官带你‘执’击现场”执行直播,观看量突破330万人次,以真实案例提升公众法律认知。宪法日网络晨读直播活动覆盖全市近百所中小学,20余万名师生共同参与,强化青少年法治意识。通过举办“反诈”“开学第一课”等主题直播活动,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普法格局。

二是渠道融合,构建一体化宣推网络。整合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资源,打造“官方账号+自媒体+传统媒体”的立体传播矩阵。依托市县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和市级主要单位官方账号为枢纽重点推送,“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和新媒体人士发挥“二次传播”效应,集中转发相关内容,形成一体化普法宣推体系。市法院微博全年发布普法信息1.3万余条,稳居全国前列。市人社局“老刘说法”、市总工会“小易说法”、市妇联“莲姐说法”等普法品牌,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传统媒体持续发力,在市电台连续10年开设《以案说法》栏目,电视台开设《金色天平》《法庭内外》《法治护航》等栏目,形成“新老媒体互补、线上线下联动”的普法生态。

三是文化赋能,开发特色普法产品。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将西游元素融入普法创作,塑造“连小朗”网络普法IP,推出系列微动漫短视频18部、表情包92个、漫画书16本,开发7款网络普法桌游及周边文创产品,系列网络普法作品在全市中小学推广普及,点击量超过300万次。立足西游特色文化,在全国征集连云港市普法形象标识“猴娃”,陆续推出“猴娃说法”系列动漫17部,通过电视、户外显示屏、网络等载体播放。宪法宣传周期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观看《猴娃说宪法》,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积极探索“法治+AI”普法新模式,以“猴娃”为原型打造3D数字人普法平台,借助智能语音与动画技术自动生成普法视频,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四是精品创作,提升普法传播影响力。与央视、江苏法治报等合作拍摄涉外商事纠纷化解、渔家法庭等特色普法宣传片,展现地方法治实践,扩大社会影响。微电影《海市蟹案》入围首届法治中国“三微”作品展并登陆央视展播。普法微动漫《拥抱一个梦》斩获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三微”作品征集展播两项大奖。《税游记之淮盐古今奇妙游》获第五届“税官讲税法”青少年普法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优秀奖。推出全网首支手语版反诈歌曲《天上不会掉馅饼》总播放量破千万。“正青春·与民同行”系列原创普法短视频,推出房地产篇、金融篇、知识产权篇、劳动争议篇、婚姻家庭篇、反电信诈骗篇6大专题46部短视频作品。“海哥说法”以民法典为主题,聚焦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小故事引出普法主题以案释法,制作40期普法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全数采用,实现优质内容跨平台共享。海州区检察院联合最高检创作首部检察题材广播剧《“钞”级反转》,根据网络“大V”有偿删帖新闻稿敲诈犯罪这一真实案件改编,在最高检新媒体、喜马拉雅等平台首播,实现普法教育从“说教式”向“沉浸式”转变。

(连云港市司法局:冯慧兵)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