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司法局立足职能,通过强化制度保障、健全服务网络、深化协同联动、突出宣传教育,持续优化涉军法律服务供给,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一是聚力制度审查,保障涉军政策文件落地。聚焦军人军属子女教育、就业安置等权益,严把政策文件“法治关”,集中审查《关于加强新时代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激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做好民兵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等3份政策性文件,提出涉及部门职责边界、与上位法衔接及民兵企业公平竞争等方面的4条修改意见,获起草单位采纳并融入修改稿,从源头保障涉军政策合法有效、精准落地。
二是聚力法律援助,织密涉军法治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全市的“1+13+N”涉军法律援助网络,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13个乡镇(园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联络点为纽带,N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等为支撑,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深化“邮兵有援”品牌,针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实行“三优先”服务(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免除经济审查并简化证明材料,确保“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今年2月,退役军人王某因遭遇欠薪问题求助高邮市法律援助中心,中心免除经济审查后指派律师专门办理,于6月初调解成功,助其追回被拖欠工资5万元。
三是聚力矛盾调处,联动化解涉军急难愁盼。积极联动市人武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四访四送”(访困难送帮扶、访需求送政策、访健康送服务、访心声送温暖)活动,积极回应军人军属困难诉求,对简单问题即知即办,对复杂事项限时定人协同解决。近日,现役军官林某因部队任务在身,不能及时返乡处理父母与邻居的天井权属纠纷。市司法局获悉后,积极协调律师介入,在协同多部门协调未果后,最终通过诉讼途径确认其父母所有权,判决邻居限期清除天井内杂物,有力维护军人家庭合法权益。
四是聚力法治宣教,营造崇军尚法浓厚氛围。将强军思想纳入局党组重点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提升涉军服务专业能力。连续两年将“军人权益保护”主题纳入全年“一月一主题”普法活动清单,紧抓“八一”建军节节点,开展“法治高邮添活力 送法军营聚合力”主题活动,通过暖心慰问、法治授课、互动答疑等形式,提升驻地武警官兵“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同时,突出军转干部示范作用,将6名优秀军转干部纳入“送法律 送政策”下基层讲师团队,通过分享工作经历、解读优待抚恤、安置等政策法规,打通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米”。
(高邮市司法局 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