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司法局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集聚精准送法、多元解纷、高效援助,为农民工返岗复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保驾护航,全面掀起农民工学法热潮。
一是当好“宣传员”,突出法治引领。一是拓宽普法覆盖面。借助“普法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线上资源,户外LED大屏幕、便民服务窗口、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阵地载体,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广范围、多渠道的普法活动。二是丰富宣传形式。发挥法治文化艺术团“轻骑兵”作用,围绕“情暖民工”主题开展法治文化汇演、送戏下乡、文化民生基层行等活动。三是建设宣传队伍。组织“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等,深入园区、企业、车间、工地、车站等农民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相对集中的区域和场所,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当好“服务员”,优化法治惠民。一是开展劳动用工体检。结合“法企同行”行动,组织专业律师为用人单位、平台企业提供劳动用工“法治体检”,以提示函、建议书、意见书等形式出具法律意见,指导帮助企业依法依规用工,促进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二是开通公证服务“绿色通道”。实行农民工公证申请繁简分流机制,涉及人数少、案情简单的公证事项努力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查、当天审批、当天出证。三是深入开展“情暖民工”公益普法专项行动,利用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墙画等载体,结合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劳资纠纷、纠纷调解等环节提供精准帮扶。
三是当好“维护员”,强化法治保障。一是不断完善 “网格+调解”工作模式,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大力推广使用“苏解纷”微信小程序,畅通农民工群体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二是健全内部法律服务合力。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职能,有效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 法律服务资源,打好农民工权益保障“组合拳”;三是强化多方联动维权。强化人社、民政、公安、法院、工会等部门协作,联动解决涉及农民工工资支付、劳动保障等民生问题,真正为农民工解“薪”忧、解烦事。
(盐都区司法局 段娅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