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创新“法律顾问+”模式 打通基层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5-08-12 10:47:00  来源:法润江苏

常州经开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新模式,通过“法律顾问+矛盾化解”“法律顾问+法律援助”“法律顾问+法治体检”三大举措,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实现群众需求“家门口”响应、企业难题“零距离”解决。

“顾问+调解”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矛盾调处精准高效。法律顾问主动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上半年协助调解疑难纠纷120余件,提供法律意见200余条,推动矛盾源头化解。横山桥镇推进“智慧镇街”APP(现为“干部下沉数字赋能”APP)建设,形成法律顾问与村干部联动的“普法-调解-智辅”全链条服务体系,依托搭载DeepSeek大模型的“横平止争”(矛盾调处)模块,实现法律依据智能解析、风险点即时预警、调解话术一键生成三大功能,试运行期间累计化解邻里纠纷等矛盾1200余件。遥观镇剑苑社区,法律顾问与社区人员建设经开区村(社区)综合治理矛盾调解1号工作室,探索“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模式,依托“三音三办三和”工作法,通过每季度参加联席会议,回顾整改成效,研判新阶段重点问题,共商治理良策。

法律宣传进村入户。组织村居法律顾问与村干部、网格员联动,开展“法律进村(社区)”活动,围绕婚姻家庭、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等群众关切的法律问题,举办普法讲座、法律咨询会1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有效提升群众法治意识。遥观镇结合企业直播招聘活动,法律顾问在线围绕新就业群体投诉热点、维权难等问题提供法律咨询30多次,吸引800多名求职者观看,人气点赞量达1300多,进一步畅通新就业群体维权渠道。

助力基层依法决策。法律顾问列席村(社区)重大事项讨论会,协助基层干部在基层治理上出谋划策,对村规民约修订、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提供法律审核意见,确保基层治理依法合规。

“顾问+援助”让法治阳光普惠民生

强化法律援助网络。依托全区87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根据片区差异需求和律师擅长领域,构建婚姻、合同、工伤、邻里、土地承包五大重点领域服务矩阵。法律顾问定期驻点值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申请等服务。上半年答复群众法律援助相关咨询500余起,受理法律援助申请50余件。

精准服务特殊群体。主动深入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老年人家庭等特殊群体家中,了解他们的法律需求,宣传法律援助政策,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顾问开展上门服务,简化申请流程,确保应援尽援。戚大街社区法律顾问帮助老年居民争取赡养费,河苑社区法律顾问协助社区网格员解决了老年人邻里间因漏水引发的纠纷,星辰村律师为该村一村民提供交通事故领域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文书起草。

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结合“法润民生”微信群、12348热线等平台,法律顾问在线解答法律问题,解答群众有关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赔偿、赡养抚养等方面的法律问题600余人次,实现“指尖上的法律援助”。

“顾问+体检”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组建“法律服务团”,整合村居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力量,聚焦企业法律需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帮扶。

开展“下沉式”法治体检。法律顾问深入辖区企业,重点排查劳动用工、合同履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风险,为50余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提出整改建议120余条。指导企业修订劳动合同模板、规范考勤与薪酬发放流程,协助企业梳理合同台账并补充关键条款,有效降低了合同纠纷和用工争议风险。

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围绕企业普遍关注的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涉企纠纷化解等主题,举办专题法治讲座,提升了企业依法经营、合规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举办专题法治讲座50场,惠及企业60余家,覆盖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500余人次。

下一步,常州经开区司法局将继续深化法律顾问工作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为基层治理、群众维权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常州经开区司法局:袁丹丹

编辑:厉欣